【MPS探索营+第一站】+ 聊聊那些年采购那些事儿

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人来说,采购是为数不多的伴随着个人成长和技术进步的环节。
现在采购已经变得非常方便,不仅有大的商城提供品类齐全的产品。还有诸如MPS这样厂家直销的方式,确保100%原装正品,方便快捷还实惠。
但是,当年可不是这样。

中小学时代,记得想买一些电子器件非常困难。城里是有一家电子元器件商店,但是离家有一定距离,不能天天去逛。而且商店是给工程师和批发人员服务的,货全都收在一个个箱子里,看不见摸不着,只能报型号问老板。不太主流的型号老板基本是一脸懵逼,又看我只想买几个,通常就说是没货。买来的集成电路时不时会坏,不知道是山寨货还是当时技术不过关,超出使用条件弄坏了。
当年还有个路子是邮购,有一些杂志会提供器件的套装。但是那会家长普遍对邮购买书可以接受,而邮购买电子小玩意总感觉是骗钱的,通常不批准。再者这些套装价格都非常高,除非特别喜欢,不然真下不去手。

中学毕业的时候,也是网购流行起来的时候。第一次在网上买器件就被优秀的采购体验折服了。印象里附近大城市的某个店铺货就非常多,只要加入购物车后付款,1、2天后就收到按购物列表分小袋包装好的快递了。虽然有些小器件就几块甚至几毛钱,但卖家还是包装的像是给大客户的样子。

上大学的时候,参加一些培训和比赛,是有预算可以采购的。这时候不太在意器件价格(买的少,差不了几个钱),反而在意器件的质量和品质。由于学校的采购流程很麻烦,通常我们买器件就按自己掏钱来算,如果能报销那最好,不能也就算了的心态去买。虽然那会大家手头都不宽裕,但七七八八也凑了个像样的实验室出来,毕竟那是一个5块钱的单片机就能玩一个月的时代,一个STM32板子那就是高端开发板的代表了。

读书的时候,还有个便利是可以申请各个厂家的样片,因为学校专业的关系,我们去申请通常都能批下来。现在回想起来,申请的样片可能是没用上多少,但是养成了去厂家官网查找资料的好习惯。直到今天,只要有时间,我还会去各个厂商的官网转转,看看有啥新技术新花样,有哪些新产品在推广等。

后来工作了,网购、找代理、找公司的采购都轻车熟路了。采购这件事反而变得无感了。一是研发部门对价格是相对不敏感的。实践表明,只要货靠谱,贵一点也是值得。另一个是,现在我们用的器件基本不会是独供,也就是总能找到买得到且够指标的产品。因此研发反而不太关心采购流程,态度一般是只要按时按量能到货就行。

回顾过去,才感觉现在真是最好的时代,至少,对于采购来说是最好的时代。

1 个赞